再过两天,就是5月1日了,今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第73个“五一国际劳动节”,它不仅仅是中国的节日,也是世界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,“五一国际劳动节”又称“国际劳动节”“劳动节”等,那么劳动节是怎么来的呢?
让我们回到1886年5月1日,这一天美国芝加哥的20多万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,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,终于获得了胜利。为纪念这次工人运动,1889年7月14日,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母代表大会,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。大会上,与会代表一致同意:把5月1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。这一决议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。1890年5月1日,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上街头,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,争取合法权益。从此,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、游行,以示庆祝。
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 1918年,当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、苏州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“五一”的传单。1920年5月1日,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城市的工人群众走上街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、集会。这是中国首次纪念“五一”国际劳动节的活动,也是中国历史的第一个“五一劳动节。新中国成立后,我于1949年12月将“五一”定为法定的劳动节。
1950年5月1日,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迎来的第一个“五一国际劳动节”,意义十分重大。全国各地纷纷以游行集会、文艺表演等形式热烈庆祝这个节日。
这就是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。谢谢大家!
(作者:王佳一。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和使用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