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妈妈,今晚八点真的要关所有灯吗?"今天是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。我抱着小台灯,望着窗外渐浓的暮色。妈妈笑着把蜡烛摆在茶几上:"这可是地球一小时活动,我们全家都要当一小时的'光明天使'。"
随着时钟指向八点,爸爸"啪"地关掉客厅吊灯。黑暗中,蜡烛像星星般亮起来,映得全家人的笑脸暖融融的。弟弟趴在窗边数对面楼熄灭的灯光:"这户关了,那户也关了!"我们轮流讲环保故事,从北极熊的冰屋到小海龟的珊瑚礁,烛光在故事里轻轻摇曳。
为什么要让电灯休息呢?妈妈说,一小时的黑暗能让城市少排放许多二氧化碳,就像给地球妈妈敷上冰凉的黄瓜片。爸爸教我算了一笔账:如果全国都参加,能省下好多座发电厂的煤,天空就会少飘些灰蒙蒙的"棉花糖"。
烛光中,我忽然明白环保不是遥不可及的大事。就像此刻,我们节约的每度电都在为北极熊守护冰原,为珊瑚礁守护蔚蓝。当九点的钟声敲响,重新亮起的灯光似乎更温暖了——因为它们承载着守护地球的承诺,像点点萤火汇聚成璀璨星河。
地球一小时教会我,小小的行动也能绽放大大的光芒。就像老师说的"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",当我们每个人都成为守护光明的萤火虫,整个星球都会亮起希望的微光。